作者:张利娟
2019年12月15日晚间,奥马电器公告称,拟将全资子公司中融金100%股权以2元的价格出售给公司实际控制人赵国栋及其控制企业权益宝。用近14亿元收购回来的股权,短短4年内即以2元的价格出售,消息一出,令人唏嘘。
记者查看相关信息发现,2015年底,奥马电器首次收购中融金51%股权对价为6.12亿元。2017年4月,奥马电器再次收购中融金49%股权,收购价格为7.84亿元。也就是说,奥马电器取得中融金100%股权的价格高达13.96亿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彼时,在收购资产公告中奥马电器称,拟通过此次收购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营业务扩展至互联网金融业务,加快实现多元化战略。此后,奥马电器的主营业务也变更为“冰箱制造和销售业务、金融科技业务”。
谈及奥马电器,市场首先想到的即为奥马冰箱。公开信息显示,奥马电器成立于2002年,于2012年登陆A股市场。长期以来,奥马电器以冰箱为核心产品,在白色家电市场占据一定份额,产品口碑较好。
盲目追求金融科技转型给奥马电器带来的业绩伤害逐渐凸显。就2018年年报而言,奥马电器2018年归母净利润为-19.03亿元。因金融科技业务爆雷以及涉嫌违规对外担保等事项拖累,奥马电器在2020年和2021年连续两年亏损,其间还一度被戴帽“ST”。
借助植入互金概念短期内推高了股价,但奥马电器最终被副业给坑惨了。不少业内人士坦言,奥马电器这波买卖可谓是“不务主业”的“脱实向虚”。
“脱实向虚”危害巨大
奥马电器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验证了一个事实:实体企业“脱实向虚”不仅会影响实体企业的主业发展,不利于企业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甚至会引发财务危机。
“近年来,经济‘脱实向虚’确实有一定程度的存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学术委员张永军告诉《中国报道》记者,“不单单是经营主体存在‘脱实向虚’的问题,在资金流向方面也是存在的。当前整个实体经济发展遇到了很多困难,资金的天性就是流向可以获得最高回报的地方,在这种情况下,流向实体经济的资金就会相对少一些。”
时任全国政协常委,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斯泽夫通过自己的观察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提交的提案中就指出:“当前,中国制造业有‘脱实向虚’的倾向,涌入制造业的投资在减少。企业经济来源主要是靠金融,不是靠实业,这不利于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晋斌看来,“脱实向虚”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钱流到一些部门,出现一些资产泡沫;另一种是钱在金融部门内进行循环,通过不同金融产品的不断开发,导致杠杆不断增加,最终借款人可能是实体经济借款,成本很高。
事实上,“脱实向虚”一度是中国经济最令人关注的结构性问题之一。六七年前,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本大量抽离实体经济的“去实业化”现象,突出表现为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空转、自我循环或者过多流向房地产市场等问题造成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上升,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凸显。
不少专家都对此表达过担忧。如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曾撰文警示,“过早去工业化”和“过快去工业化”现象可能削弱增长动力,并进而强调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
国际经验也表明,“脱实向虚”会导致国家实体经济过度空心化,大量资本涌入虚拟经济产生经济泡沫,最后破裂会造成严重的金融危机。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最终必然反过来对实体经济造成危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证明,“脱实向虚”危害巨大。
内外不利因素叠加
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不可忽视的是,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在发展中的确遇到了一些问题。
“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内部表现成一种结构性矛盾,但也跟外部总需求的变化以及外部环境变得越来越严峻有很大关系。”王晋斌指出,在内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过去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偏差,导致房地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很大。过去房地产占整个社会固定投资的比重基本超过1/4,现在占比还在23%—24%左右,近几年房地产投资的持续下滑,影响比较大。二是除了房地产投资,现在的民间投资也比较低迷,信心不足。
王晋斌表示,从外部因素来看,全球产业链的调整对我们也有一些影响,尤其是随着地缘政治的复杂化,安全超过效率成为全球化分工的原则。美国主导推动的制造业,近岸、友岸、外包,再加上其自身通过《通胀法案》《通胀削减法案》《芯片补贴法案》等各种法案推动本土制造业的发展,导致我们的外部需求有所减缓。外部需求的下降也和当前全球高利率、控通胀,尤其是主要发达经济体,以美国为代表的高利率压制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有很大的关系。
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一个关键。谈及制造业当前面临的问题,王晋斌指出,一是在地缘政治复杂的情况下,美国通过技术禁售、实体名单对中国进行打压。技术创新是首要解决的问题,但技术创新又是长期工作,所以我们需要加强技术领域的研发,同时必须要有鼓励创新的机制,或者说全社会必须树立起鼓励创新的氛围,关键技术最终还是要靠自力更生来解决。二是当前世界经济在一个下行的区间内,外部需求萎缩,疫情对居民的收入有所影响,现在居民对过度消费还是有所担忧,老百姓在存款和消费之间会理性选择。在内需不旺盛、外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制造业的销售和利润就会出现问题。
国家统计局7月27日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3884.6亿元,同比下降16.8%。“企业如果没有利润,或者说利润同比下降的话,它的内源融资会减少,从投资的角度来讲,就会担忧现在的投资在未来不能够形成真实的市场需求,所以这个投资对企业来说压力也很大。”王晋斌说。
张永军也表示,当前我国实体经济发展遇到的问题既有国内经济周期问题,也有世界经济周期问题,这两大因素叠加使得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确实遇到很多困难。“一方面,从需求端来看,主要是需求不足,疫情后我们的经济在恢复,但整体来看比较缓慢,居民收入增长放缓,对商品的需求不是很充足,这就会对实体经济发展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带来比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从国际形势来看,实体经济处于比较低迷的时期,我国商品出口也遇到了困难。”张永军说。
张永军进一步分析指出,从供给端来看,由于美国对我国采取遏制打压的种种做法,把我们作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在高技术领域采取封锁遏制打压策略,对我国包括其他一些国家造成比较大的困难,在这之前全球经济是联系在一起的,现在美国采取这种方式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了很大影响,我国也受到了很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一些零部件、高端装备等的进口难,技术方面的封锁,也使我们在供给端受到了比较大影响。
做大做优做强实体经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指出“要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更多支柱产业”。
无疑,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实体经济则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和命脉。
世界各国发展经验表明,实体经济能否稳健发展,关乎一国长治久安和国际竞争力。尽管当前我国实体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但在张永军看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具备优势。一是我国人口多、经济规模大、市场规模大,这对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是具备有利条件的。从要素供给方面来看,我国劳动力规模比较大,劳动力的素质提高也比较快,这有利于我们去发展一些产业,助推产业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这实际上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条件。二是我国产业体系比较完整,工业门类齐全叠加超大规模市场,形成了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工业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形成比例结构合理、相互促进提升的动态优化格局,尽管我国会受到脱钩断链的影响,但具备去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它的根基在于实体经济必须具备旺盛的生命力。旺盛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实体经济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效率的提高,强调实体经济的创新性。”王晋斌告诉《中国报道》记者,“做大做优做强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石。做大,即要有足够大的规模去适应市场需要;做优,即整个结构是比较匹配的;做强,就要有很好的竞争力。不管是制造业还是农业,还是第三产业里涉及实体的,都是现代产业体系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实体经济为支撑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海财经大学校长、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联合创始人刘元春建议,从以实体经济为核心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立足实体经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基于实体经济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五大方面发力。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近年来,金融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支持中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仍存在明显不足。
8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联合召开电视会议,学习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研究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有关工作。会议强调,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要够、节奏要稳、结构要优、价格要可持续。主要金融机构要主动担当作为,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国有大行要继续发挥支柱作用。要注重保持好贷款平稳增长的节奏,适当引导平缓信贷波动,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稳定性。
“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怎么去协调,最重要的是要确定实体经济和金融的功能,实现实体产业和金融之间的良性循环。二者各自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基本功能,把最基本的功能发挥到最好,从而使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结合能够达到一个比较好的状态。”王晋斌说。
来源:中国报道